21世纪的“钻石矿”大数据正在颠覆文化产业
互联网IDC圈6月1日报道,在最近举行的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李克强总理的发言让正着力于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和创业者备受鼓舞。他说,大数据是21世纪的“钻石矿”,如果我们把以大数据新业态代表的创新理念和传统行业长期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结合,使新旧动能融合发展,将有力推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发展,就会使生产管理经营模式发生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新动能蓬勃发展、传统动能焕发生机,打造中国经济“双引擎”,实现“双中高”。
目前成都创新互联公司已为1000+的企业提供了网站建设、域名、网页空间、网站托管、企业网站设计、叙州网站维护等服务,公司将坚持客户导向、应用为本的策略,正道将秉承"和谐、参与、激情"的文化,与客户和合作伙伴齐心协力一起成长,共同发展。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时代也迫切需要站在大数据这个风口趁势而飞,从而改变自身的商业模式、发展方式,适应当下变幻莫测的社会,保持可持续良性发展。要知道,根据文化部发布的《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我国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而实际消费仅为1万亿元,存在超过3万亿元的消费缺口。文化产业要想实现这一期望,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
文化产业引入大数据技术有着先天优势:其一,文化产业蕴含的数据具备较高消费价值。文化产业所涉及产品大多和消费者直接相关,能直接为用户所消费,有着明确的直接消费价值。其二,文化产业本身就是创造数据和内容的行业,能不断产生、获得新数据,而且其数据体量庞大,仅次于政府信息数据,基于庞大的用户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则将成为文化产业未来基于大数据业务转型的关键性条件。
大数据推动文化精品建设
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特定人群的喜好进行分析,就能明确受众群体的品味和需求,创造出受欢迎的文化精品。美国的Netflix在制作《纸牌屋》时干了两件颠覆业界的事:
一是通过“电视剧消费习惯数据库”分析,发现老剧《纸牌屋》依旧是点播热门,改编风险较低。相比传统收视率统计只抽取数千个样本户,Netflix“算”出《纸牌屋》的数据库却包含了3000万用户的收视选择、400万条评论、300万次主题搜索。
二是把一整季13集一股脑放出来,这是由Netflix的看家法宝大数据得来的启发。数据显示,用户喜好把一周一集的美剧屯着,待到有空时一气看完。Netflix的创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回响:早该这么干了。显然,大数据成就了《纸牌屋》的巨大成功。
大数据解决文化产品定价难题
俗话说得好,“定价若不好,产品死得早”。这个定律同样适用于文化产业。如果说以往人们多是凭借经验和行情给文化产品定价,到如今的社会,再用这一套似乎就有些与时代脱节。在给文化产品定价时引进大数据,成为少数先知型文化企业的不二法门。
通过大数据技术,能有效分析出用户的消费承受点,巧妙设定产品成本和运营收入之间的平衡点,从而在降低产品运营风险的前提下能够覆盖最广的消费人群。当然,文化企业还需在精准地进行大数据分析之后,根据不同潜在用户群体的消费类型和消费能力,制定灵活的文化产品定价策略。这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锁定产品利润、提升市场竞争实力。
大数据重塑优秀IP制造过程
在文化品牌的塑造过程中,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至关重要。以IP为中心,文化产品集聚了大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粉丝,从而跨界于文化产业各大领域。
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国内文化内容的生产正在渐渐改变仅凭内容生产者个人创意支撑的原始状态,通过IP粉丝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IP可以在创作之初增强原作和粉丝之间的黏性与活动,融合大量粉丝创意,集众智众慧之力,为IP改编、跨界打造、宣发等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从而更好地提升IP的价值。即将于7月上映的电影《三体》,原著小说粉丝在三体社区直接参与电影剧本的改编、画面创意以及选角工作,女主角张静初也是被粉丝票选出来的。
大数据延长文化产品的产业链
传统的文化产品开发,其在开发之前参考的数据体量较小,往往容易产生误判,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如今,通过收集大量的潜在用户的情感体验大数据、进行科学化的大数据分析,文化企业能提炼出主流消费群体的品位和审美变化,将其附着于产品之中。例如,艺术品开发企业可以与博物馆、美术馆合作,通过分析用户浏览记录(例如某类展馆人流量、停留时间等)来确定较受欢迎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借助于大数据,文化企业还能根据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决定开展二次产品开发,从而延长产品产业链和经营周期。
大数据提升文化产品改进速度
受制于传统数据收集的费时费力,在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收集用户反馈中,文化企业往往不能及时获取用户反馈意见、延误产品升级换代周期,不能给用户带来改进的消费体验。现在,借助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用户只需轻轻一扫便能给予反馈,或吐槽或点赞,企业便能在第一时间收集到与以往体量相比庞大得多的数据,及时对产品进行改进,使产品在市场更具竞争力,更受用户欢迎。
大数据实现精准广告投放和社会化营销
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的传统文化企业缺乏用户思维。如今,文化企业可以轻松利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挖掘的核心技术,实现清晰的用户画像、消费者需求洞察,进而协助企业自身实现精准广告投放和社会化营销,甚至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高度可靠性的市场预测与决策支持等。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运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文化产品创新和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精准营销,将成为文化企业的必然趋势。文化企业只有主动拥抱大数据,将对数据的敏感和专业的领悟结合起来,才能在产业转型期占据先机,走上大数据时代的快车道。
本文标题:21世纪的“钻石矿”大数据正在颠覆文化产业
文章链接:http://cdiso.cn/article/sdhc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