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本篇内容介绍了“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的有关知识,在实际案例的操作过程中,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吧!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能够学有所成!

包河网站制作公司哪家好,找成都创新互联!从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微信开发、APP开发、响应式网站设计等网站项目制作,到程序开发,运营维护。成都创新互联成立与2013年到现在10年的时间,我们拥有了丰富的建站经验和运维经验,来保证我们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专注于网站建设就选成都创新互联

HashMap存储结构

这里需要区分一下,JDK1.7和 JDK1.8之后的 HashMap 存储结构。在JDK1.7及之前,是用数组加链表的方式存储的。

但是,众所周知,当链表的长度特别长的时候,查询效率将直线下降,查询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因此,JDK1.8  把它设计为达到一个特定的阈值之后,就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

这里简单说下红黑树的特点:

  • 每个节点只有两种颜色:红色或者黑色

  • 根节点必须是黑色

  • 每个叶子节点(NIL)都是黑色的空节点

  • 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不能出现两个连续的红色节点

  • 从任一节点出发,到它下边的子节点的路径包含的黑色节点数目都相同

由于红黑树,是一个自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因此可以使查询的时间复杂度降为O(logn)。(红黑树不是本文重点,不了解的童鞋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哈)

HashMap 结构示意图: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常用的变量

在 HashMap源码中,比较重要的常用变量,主要有以下这些。还有两个内部类来表示普通链表的节点和红黑树节点。

//默认的初始化容量为16,必须是2的n次幂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 << 4; // aka 16  //最大容量为 2^30 static final int MAXIMUM_CAPACITY = 1 << 30;  //默认的加载因子0.75,乘以数组容量得到的值,用来表示元素个数达到多少时,需要扩容。 //为什么设置 0.75 这个值呢,简单来说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权衡。 //若小于0.75如0.5,则数组长度达到一半大小就需要扩容,空间使用率大大降低, //若大于0.75如0.8,则会增大hash冲突的概率,影响查询效率。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刚才提到了当链表长度过长时,会有一个阈值,超过这个阈值8就会转化为红黑树 static final int TREEIFY_THRESHOLD = 8;  //当红黑树上的元素个数,减少到6个时,就退化为链表 static final int UNTREEIFY_THRESHOLD = 6;  //链表转化为红黑树,除了有阈值的限制,还有另外一个限制,需要数组容量至少达到64,才会树化。 //这是为了避免,数组扩容和树化阈值之间的冲突。 static final int MIN_TREEIFY_CAPACITY = 64;  //存放所有Node节点的数组 transient Node[] table;  //存放所有的键值对 transient Set> entrySet;  //map中的实际键值对个数,即数组中元素个数 transient int size;  //每次结构改变时,都会自增,fail-fast机制,这是一种错误检测机制。 //当迭代集合的时候,如果结构发生改变,则会发生 fail-fast,抛出异常。 transient int modCount;  //数组扩容阈值 int threshold;  //加载因子 final float loadFactor;                   //普通单向链表节点类 static class Node implements Map.Entry {     //key的hash值,put和get的时候都需要用到它来确定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 value;     //指向单链表的下一个节点     Node next;      Node(int hash, K key, V value, Node next) {         this.hash = hash;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this.next = next;     } }  //转化为红黑树的节点类 static final class TreeNode extends LinkedHashMap.Entry {     //当前节点的父节点     TreeNode parent;     //左孩子节点     TreeNode left;     //右孩子节点     TreeNode right;     //指向前一个节点     TreeNode prev;    // needed to unlink next upon deletion     //当前节点是红色或者黑色的标识     boolean red;     TreeNode(int hash, K key, V val, Node next) {         super(hash, key, val, next);     } }

HashMap 构造函数

HashMap有四个构造函数可供我们使用,一起来看下:

//默认无参构造,指定一个默认的加载因子 public HashMap() {     this.loadFactor = DEFAULT_LOAD_FACTOR; }  //可指定容量的有参构造,但是需要注意当前我们指定的容量并不一定就是实际的容量,下面会说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     //同样使用默认加载因子     this(initialCapacity, DEFAULT_LOAD_FACTOR); }  //可指定容量和加载因子,但是笔者不建议自己手动指定非0.75的加载因子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 +                                            initialCapacity);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load factor: " +                                            loadFactor);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这里就是把我们指定的容量改为一个大于它的的最小的2次幂值,如传过来的容量是14,则返回16     //注意这里,按理说返回的值应该赋值给 capacity,即保证数组容量总是2的n次幂,为什么这里赋值给了 threshold 呢?     //先卖个关子,等到 resize 的时候再说     this.threshold = tableSizeFor(initialCapacity); }  //可传入一个已有的map public HashMap(Map m) {     this.loadFactor = DEFAULT_LOAD_FACTOR;     putMapEntries(m, false); }  //把传入的map里边的元素都加载到当前map final void putMapEntries(Map m, boolean evict) {     int s = m.size();     if (s > 0) {         if (table == null) { // pre-size             float ft = ((float)s / loadFactor) + 1.0F;             int t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MAXIMUM_CAPACITY);             if (t > threshold)                 threshold = tableSizeFor(t);         }         else if (s > threshold)             resize();         for (Map.Entry e : m.entrySet()) {             K key = e.getKey();             V value = e.getValue();             //put方法的具体实现,后边讲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evict);         }     } }

tableSizeFor()

上边的第三个构造函数中,调用了 tableSizeFor 方法,这个方法是怎么实现的呢?

static final int tableSizeFor(int cap) {     int n = cap - 1;     n |= n >>> 1;     n |= n >>> 2;     n |= n >>> 4;     n |= n >>> 8;     n |= n >>> 16;     return (n < 0) ? 1 : (n >=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 1; }

我们以传入参数为14 来举例,计算这个过程。

首先,14传进去之后先减1,n此时为13。然后是一系列的无符号右移运算。

//13的二进制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01 //无右移1位,高位补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110 //然后把它和原来的13做或运算得到,此时的n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11 //再以上边的值,右移2位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11 //然后和第一次或运算之后的 n 值再做或运算,此时得到的n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11 ... //我们会发现,再执行右移 4,8,16位,同样n的值不变 //当n小于0时,返回1,否则判断是否大于最大容量,是的话返回最大容量,否则返回 n+1 return (n < 0) ? 1 : (n >=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 1; //很明显我们这里返回的是 n+1 的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11 +                                     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0

将它转为十进制,就是 2^4 = 16 。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以上的右移运算,最终会把最低位的值都转化为 1111 这样的结构,然后再加1,就是1  0000 这样的结构,它一定是 2的n次幂。因此,这个方法返回的就是大于当前传入值的最小(最接近当前值)的一个2的n次幂的值。

put()方法详解

//put方法,会先调用一个hash()方法,得到当前key的一个hash值, //用于确定当前key应该存放在数组的哪个下标位置 //这里的 hash方法,我们姑且先认为是key.hashCode(),其实不是的,一会儿细讲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把hash值和当前的key,value传入进来 //这里onlyIfAbsent如果为true,表明不能修改已经存在的值,因此我们传入false //evict只有在方法 afterNodeInsertion(boolean evict) { }用到,可以看到它是一个空实现,因此不用关注这个参数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 tab; Node p; int n, i;     //判断table是否为空,如果空的话,会先调用resize扩容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根据当前key的hash值找到它在数组中的下标,判断当前下标位置是否已经存在元素,     //若没有,则把key、value包装成Node节点,直接添加到此位置。     // i = (n - 1) & hash 是计算下标位置的,为什么这样算,后边讲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else {         //如果当前位置已经有元素了,分为三种情况。         Node e; K k;         //1.当前位置元素的hash值等于传过来的hash,并且他们的key值也相等,         //则把p赋值给e,跳转到①处,后续需要做值的覆盖处理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2.如果当前是红黑树结构,则把它加入到红黑树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3.说明此位置已存在元素,并且是普通链表结构,则采用尾插法,把新节点加入到链表尾部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if ((e = p.next) == null) {                     //如果头结点的下一个节点为空,则插入新节点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如果在插入的过程中,链表长度超过了8,则转化为红黑树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treeifyBin(tab, hash);                     //插入成功之后,跳出循环,跳转到①处                     break;                 }                 //若在链表中找到了相同key的话,直接退出循环,跳转到①处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① 此时e有两种情况         //1.说明发生了碰撞,e代表的是旧值,因此节点位置不变,但是需要替换为新值         //2.说明e是插入链表或者红黑树,成功后的新节点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V oldValue = e.value;             //用新值替换旧值,并返回旧值。             //oldValue为空,说明e是新增的节点或者也有可能旧值本来就是空的,因为hashmap可存空值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看方法名字即可知,这是在node被访问之后需要做的操作。其实此处是一个空实现,             //只有在 LinkedHashMap才会实现,用于实现根据访问先后顺序对元素进行排序,hashmap不提供排序功能             // Callbacks to allow LinkedHashMap post-actions             //void afterNodeAccess(Node p) { }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fail-fast机制     ++modCount;     //如果当前数组中的元素个数超过阈值,则扩容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同样的空实现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hash()计算原理

前面 put 方法中说到,需要先把当前key进行哈希处理,我们看下这个方法是怎么实现的。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这里,会先判断key是否为空,若为空则返回0。这也说明了hashMap是支持key传 null  的。若非空,则先计算key的hashCode值,赋值给h,然后把h右移16位,并与原来的h进行异或处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知道,hashCode()方法继承自父类Object,它返回的是一个 int  类型的数值,可以保证同一个应用单次执行的每次调用,返回结果都是相同的(这个说明可以在hashCode源码上找到),这就保证了hash的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某些固定的运算,肯定结果也是可以确定的。

我随便运行一段程序,把它的 hashCode的二进制打印出来,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bject o = new Object();     int hash = o.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hash);     System.out.println(Integer.toBinaryString(hash));  } //1836019240 //1101101011011110110111000101000

然后,进行 (h = key.hashCode()) ^ (h >>> 16) 这一段运算。

//h原来的值 0110 1101 0110 1111 0110 1110 0010 1000 //无符号右移16位,其实相当于把低位16位舍去,只保留高16位 0000 0000 0000 0000 0110 1101 0110 1111 //然后高16位和原 h进行异或运算 0110 1101 0110 1111 0110 1110 0010 1000 ^ 0000 0000 0000 0000 0110 1101 0110 1111 = 0110 1101 0110 1111 0000 0011 0100 0111

可以看到,其实相当于,我们把高16位值和当前h的低16位进行了混合,这样可以尽量保留高16位的特征,从而降低哈希碰撞的概率。

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降低哈希碰撞的概率呢?先别着急,我们需要结合 i = (n - 1) & hash 这一段运算来理解。

** (n-1) & hash 作用**

//② //这是 put 方法中用来根据hash()值寻找在数组中的下标的逻辑, //n为数组长度, hash为调用 hash()方法混合处理之后的hash值。 i = (n - 1) & hash

我们知道,如果给定某个数值,去找它在某个数组中的下标位置时,直接用模运算就可以了(假设数组值从0开始递增)。如,我找 14  在数组长度为16的数组中的下标,即为 14 % 16,等于14 。18的位置即为 18%16,等于2。

而②中,就是取模运算的位运算形式。以18%16为例

//18的二进制 0001 0010 //16 -1 即 15的二进制 0000 1111 //与运算之后的结果为 0000 0010 // 可以看到,上边的结果转化为十进制就是 2 。 //其实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因为n是2的n次幂,因此它的二进制表现形式肯定是类似于 0001 0000 //这样的形式,只有一个位是1,其他位都是0。而它减 1 之后的形式就是类似于 0000 1111 //这样的形式,高位都是0,低位都是1,因此它和任意值进行与运算,结果值肯定在这个区间内 0000 0000  ~  0000 1111 //也就是0到15之间,(以n为16为例) //因此,这个运算就可以实现取模运算,而且位运算还有个好处,就是速度比较快。

为什么高低位异或运算可以减少哈希碰撞

我们想象一下,假如用 key 原来的hashCode值,直接和 (n-1) 进行与运算来求数组下标,而不进行高低位混合运算,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例如我有另外一个h3,和原来的 h相比较,高16位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低16位相似度很高,甚至相同的话。 //原h值 0110 1101 0110 1111 0110 1110 0010 1000 //另外一个h3值 0100 0101 1110 1011 0110 0110 0010 1000 // n -1 ,即 15 的二进制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11 //可以发现 h3 和 h 的高位不相同,但是低位相似度非常高。 //他们分别和 n -1 进行与运算时,得到的结果却是相同的。(此处n假设为16) //因为 n-1 的高16位都是0,不管 h 的高 16 位是什么,与运算之后,都不影响最终结果,高位一定全是 0 //因此,哈希碰撞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并且 h 的高16 位特征全都丢失了。

爱思考的同学可能就会有疑问了,我进行高低16位混合运算,是可以的,这样可以保证尽量减少高区位的特征丢失。那么,为什么选择用异或运算呢,我用与、或、非运算不行吗?

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们看一个表格,就能明白了。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可以看到两个值进行与运算,结果会趋向于0;或运算,结果会趋向于1;而只有异或运算,0和1的比例可以达到1:1的平衡状态。(非呢?别扯犊子了,两个值怎么做非运算。。。)

所以,异或运算之后,可以让结果的随机性更大,而随机性大了之后,哈希碰撞的概率当然就更小了。

以上,就是为什么要对一个hash值进行高低位混合,并且选择异或运算来混合的原因。

resize() 扩容机制

在上边 put 方法中,我们会发现,当数组为空的时候,会调用 resize 方法,当数组的 size 大于阈值的时候,也会调用 resize方法。那么看下  resize 方法都做了哪些事情吧。

final Node[] resize() {     //旧数组     Node[] oldTab = table;     //旧数组的容量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旧数组的扩容阈值,注意看,这里取的是当前对象的 threshold 值,下边的第2种情况会用到。     int oldThr = threshold;     //初始化新数组的容量和阈值,分三种情况讨论。     int newCap, newThr = 0;     //1.当旧数组的容量大于0时,说明在这之前肯定调用过 resize扩容过一次,才会导致旧容量不为0。     //为什么这样说呢,之前我在 tableSizeFor 卖了个关子,需要注意的是,它返回的值是赋给了 threshold 而不是 capacity。     //我们在这之前,压根就没有在任何地方看到过,它给 capacity 赋初始值。     if (oldCap > 0) {         //容量达到了最大值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新数组的容量和阈值都扩大原来的2倍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 1; // double threshold     }     //2.到这里,说明 oldCap <= 0,并且 oldThr(threshold) > 0,这就是 map 初始化的时候,第一次调用 resize的情况     //而 oldThr的值等于 threshold,此时的 threshold 是通过 tableSizeFor 方法得到的一个2的n次幂的值(我们以16为例)。     //因此,需要把 oldThr 的值,也就是 threshold ,赋值给新数组的容量 newCap,以保证数组的容量是2的n次幂。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map第一次 put 元素的时候,就会走到这个分支,把数组的容量设置为正确的值(2的n次幂)     //但是,此时 threshold 的值也是2的n次幂,这不对啊,它应该是数组的容量乘以加载因子才对。别着急,这个会在③处理。     else if (oldThr > 0)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         newCap = oldThr;     //3.到这里,说明 oldCap 和 oldThr 都是小于等于0的。也说明我们的map是通过默认无参构造来创建的,     //于是,数组的容量和阈值都取默认值就可以了,即 16 和 12。     else {               // zero initial threshold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③ 这里就是处理第2种情况,因为只有这种情况 newThr 才为0,     //因此计算 newThr(用 newCap即16 乘以加载因子 0.75,得到 12) ,并把它赋值给 threshold     if (newThr == 0)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赋予 threshold 正确的值,表示数组下次需要扩容的阈值(此时就把原来的 16 修正为了 12)。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Node[] newTab = (Node[])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如果原来的数组不为空,那么我们就需要把原来数组中的元素重新分配到新的数组中     //如果是第2种情况,由于是第一次调用resize,此时数组肯定是空的,因此也就不需要重新分配元素。     if (oldTab != null) {         //遍历旧数组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 e;             //取到当前下标的第一个元素,如果存在,则分三种情况重新分配位置             if ((e = oldTab[j]) != null) {                 oldTab[j] = null;                 //1.如果当前元素的下一个元素为空,则说明此处只有一个元素                 //则直接用它的hash()值和新数组的容量取模就可以了,得到新的下标位置。                 if (e.next == null)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2.如果是红黑树结构,则拆分红黑树,必要时有可能退化为链表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3.到这里说明,这是一个长度大于 1 的普通链表,则需要计算并                 //判断当前位置的链表是否需要移动到新的位置                 else { // preserve order                     // loHead 和 loTail 分别代表链表旧位置的头尾节点                     Node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 hiHead 和 hiTail 分别代表链表移动到新位置的头尾节点                     Node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 next;                     do {                         next = e.next;                         //如果当前元素的hash值和oldCap做与运算为0,则原位置不变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否则,需要移动到新的位置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原位置不变的一条链表,数组下标不变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移动到新位置的一条链表,数组下标为原下标加上旧数组的容量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 newTab; }

上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我们没有讲解。就是下边这个判断,它用于把原来的普通链表拆分为两条链表,位置不变或者放在新的位置。

if ((e.hash & oldCap) == 0) {} else {}

我们以原数组容量16为例,扩容之后容量为32。说明下为什么这样计算。

还是用之前的hash值举例。

//e.hash值 0110 1101 0110 1111 0110 1110 0010 1000 //oldCap值,即16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0 //做与运算,我们会发现结果不是0就是非0, //而且它取决于 e.hash 二进制位的倒数第五位是 0 还是 1, //若倒数第五位为0,则结果为0,若倒数第五位为1,则结果为非0。 //那这个和新数组有什么关系呢? //别着急,我们看下新数组的容量是32,如果求当前hash值在新数组中的下标,则为 // e.hash &( 32 - 1) 这样的运算 ,即 hash 与 31 进行与运算, 0110 1101 0110 1111 0110 1110 0010 1000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1111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00 //接下来,我们对比原来的下标计算结果和新的下标结果,看图

看下面的图,我们观察,hash值和旧数组进行与运算的结果 ,跟新数组的与运算结果有什么不同。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会发现一个规律:

若hash值的倒数第五位是0,则新下标与旧下标结果相同,都为 0000 1000

若hash值的倒数第五位是1,则新下标(0001 1000)与旧下标(0000 1000)结果值相差了 16 。

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 (e.hash & oldCap == 0) 这个判断的真假来决定,当前元素应该在原来的位置不变,还是在新的位置(原位置 +  16)。

如果,上边的推理还是不明白的话,我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18%16=2     18%32=18 34%16=2     34%32=2 50%16=2     50%32=18

怎么样,发现规律没,有没有那个感觉了?

计算中的18,34 ,50 其实就相当于 e.hash  值,和新旧数组做取模运算,得到的结果,要么就是原来的位置不变,要么就是原来的位置加上旧数组的长度。

get()方法

有了前面的基础,get方法就比较简单了。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 e;     //如果节点为空,则返回null,否则返回节点的value。这也说明,hashMap是支持value为null的。     //因此,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hashMap支持Key和value都为null     return (e =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 null : e.value; }  final Node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Node[] tab; Node first, e; int n; K k;     //首先要确保数组不能为空,然后取到当前hash值计算出来的下标位置的第一个元素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若hash值和key都相等,则说明我们要找的就是第一个元素,直接返回         if (first.hash == hash && // always check first node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如果不是的话,就遍历当前链表(或红黑树)         if ((e = first.next) != null) {             //如果是红黑树结构,则找到当前key所在的节点位置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TreeNode)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如果是普通链表,则向后遍历查找,直到找到或者遍历到链表末尾为止。             do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否则,说明没有找到,返回null     return null; }

为什么HashMap链表会形成死循环

准确的讲应该是 JDK1.7 的 HashMap  链表会有死循环的可能,因为JDK1.7是采用的头插法,在多线程环境下有可能会使链表形成环状,从而导致死循环。JDK1.8做了改进,用的是尾插法,不会产生死循环。

那么,链表是怎么形成环状的呢?

关于这一点的解释,我发现网上文章抄来抄去的,而且都来自左耳朵耗子,更惊奇的是,连配图都是一模一样的。(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也看过耗子叔的文章,哈哈。然而,菜鸡的我,那篇文章,并没有看懂。。。)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一怒之下,就有了这篇文章。我会照着源码一步一步的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怎么变化的,并有配图哦。

我们从 put()方法开始,最终找到线程不安全的那个方法。这里省略中间不重要的过程,我只把方法的跳转流程贴出来:

//添加元素方法 -> 添加新节点方法 -> 扩容方法 -> 把原数组元素重新分配到新数组中 put()  --> addEntry()  --> resize() -->  transfer()

问题就发生在 transfer 这个方法中。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图1

我们假设,原数组容量只有2,其中一条链表上有两个元素 A,B,如下图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现在,有两个线程都执行 transfer 方法。每个线程都会在它们自己的工作内存生成一个newTable  的数组,用于存储变化后的链表,它们互不影响(这里互不影响,指的是两个新数组本身互不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们操作的数据却是同一份。

因为,真正的数组中的内容在堆中存储,它们指向的是同一份数据内容。就相当于,有两个不同的引用 X,Y,但是它们都指向同一个对象 Z。这里  X、Y就是两个线程不同的新数组,Z就是堆中的A,B 等元素对象。

假设线程一执行到了上图1中所指的代码①处,恰好 CPU 时间片到了,线程被挂起,不能继续执行了。记住此时,线程一中记录的 e = A , e.next =  B。

然后线程二正常执行,扩容后的数组长度为 4, 假设 A,B两个元素又碰撞到了同一个桶中。然后,通过几次 while  循环后,采用头插法,最终呈现的结构如下: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此时,线程一解挂,继续往下执行。注意,此时线程一,记录的还是 e = A,e.next = B,因为它还未感知到最新的变化。

我们主要关注图1中标注的①②③④处的变量变化:

/** * next = e.next * e.next = newTable[i] * newTable[i] = e; * e = next; */  //第一次循环,(伪代码) e=A;next=B; e.next=null //此时线程一的新数组刚初始化完成,还没有元素 newTab[i] = A->null //把A节点头插到新数组中 e=B; //下次循环的e值

第一次循环结束后,线程一新数组的结构如下图: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然后,由于 e=B,不为空,进入第二次循环。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第二次循环 e=B;next=A;  //此时A,B的内容已经被线程二修改为 B->A->null,然后被线程一读到,所以B的下一个节点指向A e.next=A->null  // A->null 为第一次循环后线程一新数组的结构 newTab[i] = B->A->null //新节点B插入之后,线程一新数组的结构 e=A;  //下次循环的 e 值

第二次循环结束后,线程一新数组的结构如下图:

此时,由于 e=A,不为空,继续循环。

//第三次循环 e=A;next=null;  // A节点后边已经没有节点了 e.next= B->A->null  // B->A->null 为第二次循环后线程一新数组的结构 //我们把A插入后,抽象的表达为 A->B->A->null,但是,A只能是一个,不能分身啊 //因此实际上是 e(A).next指向发生了变化,A的 next 由指向 null 改为指向了 B, //而 B 本身又指向A,因此A和B互相指向,成环 newTab[i] = A->B 且 B->A e=next=null; //e此时为空,结束循环

第三次循环结束后,看下图,A的指向由 null ,改为指向为 B,因此 A 和 B 之间成环。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问了,就算他们成环了,又怎样,跟死循环有什么关系?

我们看下 get() 方法(最终调用 getEntry 方法),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可以看到查找元素时,只要 e 不为空,就会一直循环查找下去。若有某个元素 C 的 hash 值也落在了和 A,B元素同一个桶中,则会由于,  A,B互相指向,e.next 永远不为空,就会形成死循环。

“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相关的知识可以关注创新互联网站,小编将为大家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实用文章!


标题名称:HashMap底层原理是什么
文章出自:http://cdiso.cn/article/ipeies.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