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dynamics 中国动力和中船防务合并

中国的心理动力学哪个大学

中国的心理动力学专业大学如下:

创新互联2013年至今,是专业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拥有项目做网站、成都网站制作网站策划,项目实施与项目整合能力。我们以让每一个梦想脱颖而出为使命,1280元承德做网站,已为上家服务,为承德各地企业和个人服务,联系电话:18982081108

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进行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中国东部中生代花岗岩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料的积累,地质学家认识到许多岩浆和相关成矿作用实际上是壳幔演化过程中的一种作用,岩浆及相关矿床是这一过程中的产物,为此,国内外掀起了深部地质研究的热潮,纷纷实施地球动力学研究计划,从壳幔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交换传递新视角研究大陆成矿作用过程(肖庆辉,2003),地球动力学深部过程和浅部地质事件序列的响应(邓晋福等,1996),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受壳-幔相互作用控制,特别是下地壳、岩石圈地幔、软流圈上涌等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印支期以来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和构造格局转换,与深部地质过程(岩石圈减薄、壳幔作用、地幔交代、岩浆混合等)关系密切(陆志刚等,1997;陶奎元等,1998;毛建仁等,1999;徐夕生等,1999)。燕山期构造运动和变形特征,表现为断块活动、差异升降、岩浆活动强烈,同时拉张与挤压交替出现,伴以不同程度剪切,阶段性地向前发展。在燕山期,拉张和挤压作用都很强烈,拉张断陷成盆,火山岩发育;挤压盆地封闭,地层褶皱和形成逆断裂,伴随中酸性侵入岩。

早在20世纪70年代,曾用沟-弧-盆大陆增生模式解释中国东部大地构造演化,认为其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到欧亚大陆板块之下并顺序向东南方向迁移的岩浆弧有成因联系(Jahnetal,1976;郭令智等,1983)。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假设,例如,地幔上涌,地壳减薄及因太平洋板块相对中国大陆迅速向北移动而在中国东部大陆上产生的剪切断裂体系所伴生的张陷作用(陶奎元,1992);由早中生代板块拼贴碰撞向中新世末大陆伸展裂解机制的转换(毛建仁,1994,李文达等,1998):陆内俯冲与陆壳-岩石圈的巨大增厚与减薄(邓晋福等,1996,2000);晚侏罗世晚期-白垩纪初西太平洋古陆与亚洲大陆强烈的斜向碰撞(任纪舜等,1999);中晚侏罗世时太平洋板块的消减作用和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地壳深熔作用相结合(Zhouand Li,2000,周新民、李武显,2002);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亚洲东部岩石圈发生巨量减薄、山根垮塌,导致软流圈地幔侧向上升补偿(董树文等,2000);Gilderet al.(1996)用板块俯冲导致的左旋走滑和拉伸作用来解释中生代火山岩构造背景。周新民等(2000)则提出了岩石圈消减和玄武岩底侵相结合的火成岩成因模式。李献华(2000)强调至少在140~90Ma期间,中国东南部处在与太平洋消减同期的岩石圈伸展构造应力体制中。陈培荣等(2003)则提出,印支期以后,中国东南部进入持续拉张,在中侏罗世早期可能进入一个新的威尔逊旋回的开始。近年来,围绕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提出了①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及它们之间的大陆深俯冲(周新华等,2002)。②主要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周新华等,1998;周新民和李武显,2000,2002)。③与Pangea超大陆裂解有关(洪大卫等,2003)。④与印度板块同欧亚板块碰撞有关等(Menzies M A et al.,1996)等多种认识;⑤中国东部大陆周边的俯冲消减碰撞造山与由它们引发的中国东部大陆内的软流层上涌的深部地质过程联合作用的这一构造体制(肖庆辉等,2010)。

讨论中国东部问题离不开太平洋板块。早期普遍认为,太平洋板块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之前,如Maruyama S et al(986)认为,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的俯冲约始于180Ma之前。但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早期火山-深成岩在一系列特征上,既不同于经典的代表太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形成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弧与岛弧火成岩类,亦不同于经典的代表大陆与大陆碰撞形成的火成岩类,也不同于经典的代表大陆裂谷环境下形成的碱性火成岩类,其形成机制很难用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消减模式解释(肖庆辉等,2010)。华南内陆燕山期(主要指燕山早期)的岩石组合是212~175Ma期间少量碱性玄武岩、双峰式火山岩(赣南)、A型花岗岩、A型火山岩以及160Ma左右小规模钾质碱性岩(桂东南和赣南)和大量壳源高钾钙碱性或壳幔混合花岗岩。其中,华南内陆A型花岗岩,包括该区的A型花岗岩主要为A2亚类,而A1亚类花岗岩较少。中基性侵入岩主要为钾玄岩类,如桂东南钾玄岩带和粤西阳春钾玄岩带,湘南的骑田岭以及广西花山、姑婆山花岗岩中的暗色微粒包体也属于钾玄岩系。表明华南内陆燕山早期存在广泛的钾玄岩岩浆活动。上述岩石组合与“被动型”陆缘裂谷环境的岩石组合类似。

中国东部地区没有发现如东太平洋陆缘(安第斯型)岩浆带向内陆方向迁移的特点。如华南地区180~151Ma时期的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北东-北北东向的杭州-北海、绍兴-恩平带及夹于其间的东西向南岭带,即分布于中国东部大陆内陆,而此时其东部的东南沿海岩浆活动则几乎绝迹;到了晚侏罗世-白垩纪(145~85Ma),岩浆活动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在华南内陆则很微弱。因此,岩浆活动有从内陆向大洋方向带状整体迁移的现象,明显不同于东太平洋陆缘(安第斯型)岩浆带向内陆方向迁移的特点。近几年对湘东北基性岩脉地球化学研究还表明,基性岩脉地幔源区总体上具有洋岛型特征(王岳军等,2004),高场强元素Nb/Ta,Zr/Hf比值也与原始地幔相近,分别为17.8~27,平均为19.2(原始地幔值为17.5+2.0)和27.7~39.1,平均为35.5(原始地幔值为36.27)。由此反映出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深部作用并没有影响到湘东北地区,而是陆内软流圈地幔上涌导致岩石圈拉张的成岩构造环境(肖庆辉等,20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太平洋板块的形成及其向亚洲大陆的俯冲始于晚侏罗世后,中生代早期太平洋板块不存在,太平洋板块约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才在太平洋(现今地理位置的)中间开始形成。据Van der Voor et al(1997)和Richards M S(1999)研究,太平洋板块开始向东亚俯冲的时间为晚侏罗世;OtsukiKetal.(1978)也指出,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发生在135Ma左右。Engebretson DC et al.(1984)根据对伊佐奈歧板块的古地磁研究结果也提出,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边缘的俯冲作用最早也在晚白垩世之后。邵济安等(1995,1997)、徐嘉炜等(1993)也认为,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的正面俯冲始于晚白垩世。据Walilick B P et al.(1992)研究,太平洋洋底磁条带其最老的年代为晚侏罗世。Seton(2008)基于在西太平洋保存下来的磁条带和断裂带进行构造复原,认为在晚侏罗纪时,太平洋板块与中国大陆并不相邻,当时太平洋板块形成于法拉龙板块、凤凰板块和伊佐奈歧板块的三联点处。也有学者认为(Jahn etal.1986;Lapierre et al.1997;毛建仁,2010)只在J3-K1期间岩浆活动与太平洋俯冲有关,K2开始转为陆内拉伸裂陷活动。可见,关于中国东部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的大地构造背景,人们的认识还远未趋于一致。

从宏观上看,中国东部侏罗-白垩纪花岗岩呈NEE向带状分布,古太平洋板块在花岗岩形成过程中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能是唯一的因素;从中国大陆的形成历史来看,三叠纪以后包括华北陆块、中亚造山带、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和扬子陆块在内的整个中国大陆已拼合成为一个整体,中国东部重力梯度带、中生代花岗岩带、新生代火山岩带贯穿整个中国东部以及中生代成矿集中大爆发,说明包括中国东部在内的太平洋西岸中新生代应是受控于—个统一地球动力学系统。

我们认为任何模式的提出都要合理地解释这个事实:日本海是在古近纪-新近纪以后才张开的,在此之前,琉球群岛、日本列岛还是欧亚大陆边缘的一部分,所以中生代时期的亚洲大陆边缘至少应在现在大陆东延300km处,即相当于现今日本和台湾所处的位置,而中国东部侏罗-白垩纪花岗岩就整体而言呈带状分布,但在具体构造单元是呈面型展布的,其出露宽度深入内陆超过1000km,而一般俯冲带岩浆弧的宽度不超过100km(Jahn等,1990;Collins和Vernon1994)。近年来地震层析的资料显示,太平洋板块沿日本海沟俯冲的角度在25°左右(Van der Voo等,1999;邵济安等,2001),只到达大致对应长春-沈阳一线的位置,发生陡直的冷板片下插,直达核幔边界的位置,说明大洋板片的俯冲不可能远离海沟达1000km。

中国东部自侏罗纪以来伴随燕山运动的岩浆活动强烈而广泛,虽然在空间上除了仅大别山、桐柏山北麓的一些岩体为北西西向外,总体呈北东向或北北东向带状分布;在时间上从180M至80Ma,具有随时间推移由西向东迁移的趋势,如出露在东南沿南的浙东、闽东以及山东半岛等地的主要是白垩纪侵入体。

东海重力场的宏观特征及分区表明(李廷栋等,2002),东海陆架区是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向海的延伸,根据布格重力异常计算地壳厚度的结果,陆架区地壳厚度为29~31km,冲绳海槽地壳厚度减薄到20km,岛弧区又加厚到25km,至琉球海沟一带则减至11km。冲绳海槽、琉球岛弧和琉球海沟则是陆壳向洋壳的过渡带(前苏联学者划分的过渡型地壳)。

在东海地区由磁力△T异常解释和空间重力异常解释结果(图8.8,图8.9,图8.10,转引自朱介寿等,2006)表明,东海地区岩浆活动十分频繁,各类侵入岩岩性从酸性到基性(图8.11),东海的岩浆活动以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为主,火山岩和侵入岩大多沿NNE向断裂或NNE与NW向断裂交汇地带活动,分布在一些凸起或凹陷的边缘部位,并有自西向东变新的特点。

目前限于研究程度,该区火成岩的时代并不清楚。根据中国大陆动力学系统(邓晋福等,1996;邱瑞照等,2004b;QiuRZetal.,2004),中国东部燕山期为挤压造山过程,新生代为裂谷发育过程;东海5个一级构造单元为“两盆三隆”(李廷栋等,2002),由西向东分别为闽浙隆起区、东海陆架盆地、钓鱼岛隆褶带、冲绳海槽盆地和琉球隆褶区(图8.8)。其中东海陆架盆地是我国近海陆架沉积盆地中面积最大(28.4万km2)、新生代沉积最厚的盆地,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至中新世,其形成经历了断陷-坳陷-区域沉降3个演化阶段,即均为裂谷发育的不同伸展阶段。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至少西区(大陆架区)的中酸性岩侵入体为燕山期形成的。

在南海,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在水深2800~4000m、地壳厚度为8~10km的南海西南海盆,3个测站拖网获得花岗岩和沉积-变质岩样品,全岩rA-rA和K-Ar同位素年龄测定1yDG测站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年龄为109.7Ma和114.2Ma,离子探针测出其锆石年龄为120Ma(邱燕等,2008),表明该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极有可能属于华南东部中生代花岗岩带的组成部分。

图8.8 东海地区分区示意图

图8.9 布格重力异常图

图8.10 东海地区磁力△T化极异常(△Z⊥)图

图8.11 东海地区岩浆岩分布示意图

这样,华南大陆燕山期岩浆活动向东延伸至东海、台湾,南延伸至海南岛,即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包括朝鲜、日本、台湾在内都是中国东部大陆的组成部分。

中科院动力研究所怎么样

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所是一个著名的研究所,专门从事技术和科学方面的研究,旨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开拓科技创新,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所建立了严格的科学研究体系,定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等活动,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

中国大陆中新生代动力学系统

8.2.3.1 动力学背景一中国大陆地幔对流系统

大量的地质资料表明,印支运动(2.3亿年)打破了东亚及其邻近海域古生代旧的格局,使东亚大地构造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形成新的构造格局(李廷栋等,2002)。朱夏教授在论述全球构造运动体制时,也将印支运动作为中国地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革运动。有人认为印支运动开创了中国南北陆块的大联合,导致古特提斯海的消亡。南北两大陆块沿秦岭一带碰撞缝合,最终形成了中国古大陆。三叠纪以后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中国古大陆,受统一的中国古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系统控制(邓晋福等,1996)。

在亚洲大陆东部出现滨太平洋构造域,包括西太平洋岛弧带和亚洲东部滨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它们是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之间沿西太平洋贝尼奥夫带相互作用的结果。

8.2.3.1.1 地质证据

从地质事件发生序列来看,中国大陆中生代时期东、西部地区的地质事件性质是互补的。

西部蛇绿岩和花岗岩资料表明(邱瑞照,2002),青藏高原的班公湖-怒江、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J1时在超级地幔柱作用下在晚古生代陆块背景上几乎同时张开形成特提斯洋,经历了大洋发育与俯冲、碰撞和碰撞后三大阶段(表8.3),其中班公湖-怒江J2-K1、雅鲁藏布江洋J3-K2洋壳俯冲并分别于K1末、K2末封闭,形成SSZ蛇绿岩、俯冲/碰撞火成岩。

表8.4 青藏高原西部构造一岩浆事件序列

菲律宾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之间的俯冲带岛弧区,广泛发育古近-新近纪中性火山岩,基底时代为前侏罗纪,蛇绿岩带分布广泛(图8.12),这些蛇绿岩的侵位时代认识不统一。有学者认为是晚侏罗世(Gervasio,1966;BMG,1982),有的认为是晚白垩世(如吕宋的东北: Aurelio and Billedo, 1988; JICAMMAJ-MGB, 1990; Angat: Yumul and Datuin, 1991;Encarnacion and others, 1993), 或者始新世 (如巴拉望: Santos, 1988; JICA-MMAJ-MGB,1990; 三描礼士: Villones, 1980; Schweller and others, 1983, 1984; Yumul and Datuin, 1990),年轻的更有渐新世 (如民都洛, Rangin and others, 1985; Sarewitz and Karig, 1986; Marchadier,1988)。

图8.12 菲律蛇绿岩分布图(据Aurelio,1996)

几乎所有的蛇绿岩岩体都经历了程度不同的变质作用,多数地区的蛇绿岩岩石推覆在古近-新近纪地层之上,关于它们的时代和成因争议较大。根据岛弧岩浆活动广泛发育古近-新近纪中性火山岩、结合与铬铁矿和镍矿有关的基性-超基性岩侵入活动主要发生在中生代-始新世,因此,俯冲作用至少在晚侏罗世就已发生,至于形成多时代的蛇绿岩成因很可能与南中国海扩张有关。

在中国东部、日本列岛存在的大量侏罗纪甚至更早的增生杂岩(Isozaki Y,1997;Taira A,2001)、台湾大南澳群中可能是中生代早期就位的蛇绿混杂岩(Yui T F and Jahn BM,1990)、东北地区可能是中生代早期开始的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增生(吴福元等,2003)等可看作是中国大陆东部陆缘对特提斯洋事件的响应;在靠近内陆一侧发育侏罗纪二云母花岗岩、高Sr-Ba、高Sr/Y花岗岩说明陆壳曾加厚,即西部拉张,东部挤压。根据华北地区燕山造山带岩浆-构造事件序列框架(邓晋福等,2004)、从成矿作用获得的200~160Ma,140Ma左右和130~110Ma大规模成矿时期,说明中生代经历了碰撞造山过程、构造体制大转折和岩石圈大规模拆沉等地球动力学背景。翟明国等(2003)认为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发生了以挤压为主到以伸展为主的转折的关键时限起于约150~140Ma,周新华等(2002)根据华北北缘捕掳体系统的微区锆石(Shrimp)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厘定了120±10Ma(最大范围80~160Ma Ma)为华北陆块中生代大陆岩石圈壳幔相互作用的峰值时段(Zhou Xinhua et al.,2002);吴福元等(1999)根据大兴安岭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认为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最薄时间为145Ma;华南岩石圈大约146Ma(李献华,1999)开始伸展拉张。上述证据说明了华北地区中生代经历了完整的造山过程,在性质上与西部地区的地质事件是互补的,在时间上东、西部深部与浅部事件大体同时。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火山活动事件大体与华北地区的相当(表8.5;邓晋福等,1996,2004),包括玄武岩喷发在内的火山活动事件是软流圈活动的一个标志。Tapponnier等(1986)提出了由于印度-亚洲碰撞导致亚洲岩石圈向东构造挤出的模型。GPS观测说明现今的岩石圈运动速率从青藏高原到中国东部逐渐减慢(马宗晋等,2001),可能暗示主动力源来自于印度对青藏高原的压入,与现今相比,火山活动期华北东部的岩石圈向东移动的速率要比西部的快,这可能说明软流圈向东的流动主动地拖曳着上覆的岩石圈移动。

表8.5 青藏与华北火山事件的比较

上述结果说明,印支期以来中国大陆下面地幔对流曾出现反转(邓晋福等,1996),中生代时期东部总体处于岩石圈会聚过程,表征一个向下的冷地幔流,西部总体处于岩石圈伸展减薄过程,为特提斯洋发育时期,表征一个向上的热地幔流;新生代时期则相反,东部处于岩石圈伸展减薄阶段,大陆裂谷盆地与边缘海盆形成,表征地幔热柱上升;西部则处于岩石圈会聚阶段,再循环岩石因导致冷地幔下降流。

8.2.3.1.2 地球物理证据

地球物理揭示现今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存在巨大差异,虽然这种差异反映的是现今的状况,但对于认识其演化过程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物理揭示250~400km界面以上普遍存在低速层(图2.14),从低速层的展布来看,明显地受岩石圈根、造山带根的约束,青藏-喜马拉雅造山岩石圈根形成时的向下会聚和水平缩短必然使软流圈物质沿中深震源界面和岩石圈块体的向东侧向挤出,由于中部陆块块体大陆根的阻挡产生的缓冲效应,西部岩石圈块体必受挤压逆冲在陆块块体之上或沿其边界滑移,在软流圈物质的向东挤出和受到太平洋一侧俯冲带的阻挡的结果,必使东部岩石圈的伸展裂开和软流圈物质的上涌,诱发玄武质岩浆的大量喷发(Tapponnier et al.,1986;邓晋福等,1996;Flower et al.,1998;马宗晋等,2001a,b;汪一鹏等,2003;李涛等,2003;张家声等,2003);邓晋福等(2004)指出,这样的软流圈通道可能有三个①高原南部往松潘-甘孜、三江达南海;②高原北部经六盘山、鄂尔多斯周边、华北和东北平原达日本海;③帕米尔经天山、蒙古西部、贝加尔达鄂霍次克海。新生代中国东部火山岩作用可能与此相关。

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近地区的P波速度结构证实(图2.18、图2.19),欧亚大陆以平缓的角度向东俯冲至100km深度附近,菲律宾海板块则以较大的角度俯冲于欧亚大陆之下,最大深度达到400km左右,俯冲板片在约250km深度附近断离,由此引发的地幔上涌直接影响到台湾海峡及东南沿海地区(胥颐等,2006)。

图8.13 青藏高原沿纬度方向S波剖面(据Huang Z X et al,2003)

因此,中国大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有机联系可能正是通过400km界面以上软流圈物质的相互补偿来实现的。

根据GPS观测说明,现今的岩石圈运动速率从青藏高原到中国东部逐渐减慢(马宗晋等,2001),可能暗示主动力源来自于印度对青藏高原的压入;邓晋福提出在西伯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双向挤压下新生代以来西聚、东散的模型(1996)。这些从不同的方面提供的证据表明,火山活动时期中国大陆下面可能存在着软流圈物质的向东流动(图8.13)。从西侧印度板块下插到青藏高原下面引起的软流圈物质的向东流动以及东侧与太平洋板块相关的拖曳诱发的软流圈物质的向东流动共同作用,是拖动上覆岩石圈运动,从而导致岩石圈伸展、减薄和裂谷作用,甚而软流圈上涌、火山喷发等等的一个主动的力源。软流圈东向的水平流动由于东部俯冲板块的限制阻挡,必然转变为强烈上涌,从而导致日本海、南海的张开。

东、西部地区地质事件对比表明,上述地幔对流系统在中、新生代之间曾发生逆转,因此,在东、西部深部与浅部事件的大体同时性,在同一构造期内深部与浅部响应事件的过程早、晚在强度上的相互对应性是受深部热地幔上升流与冷地幔下降流以及软流圈物质流向制约的。


分享文章:中国动力dynamics 中国动力和中船防务合并
浏览路径:http://cdiso.cn/article/doesepj.html

其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