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逆向中smali复杂类实例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Android逆向中smali复杂类实例分析”的相关知识,小编通过实际案例向大家展示操作过程,操作方法简单快捷,实用性强,希望这篇“Android逆向中smali复杂类实例分析”文章能帮助大家解决问题。
创新新互联,凭借10多年的成都做网站、网站建设经验,本着真心·诚心服务的企业理念服务于成都中小企业设计网站有上1000家案例。做网站建设,选成都创新互联。
1.java复杂类
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请看:JAVA总纲 或者构造方法
这里贴代码,很简单没有难度。
2.smali代码
我们要把java代码转为smali代码,可以参考java转smali
我们还是分模块来看。
2.1 第一个模块——信息模块
这个模块就是基本信息,说明了类名等,知道就好对分析帮助不大。
2.2 第二个模块——构造方法
我们来一句一句解析,如果有之前解析重复的地方就不再重复了。但是会提供链接。
.method public constructor(Ljava/lang/String;I)V
这一句话分为
.methodpublicconstructor(Ljava/lang/String;I)v
2.2.1 .method
意思就是方法
2.2.2 public
修饰方法,公共属性
2.2.3 constructor
构造器 这里就是说这个方法是一个构造方法
2.2.4
Java在编译之后会在字节码文件中生成
父类变量初始化
父类语句块
父类构造函数
子类变量初始化
子类语句块
子类构造函数
所谓收敛到
2.2.5 (Ljava/lang/String;I)
括号里的内容首先是 Ljava/lang/String,这里就是说第一个参数为String类型。;
后面有一个I就是说同样属于 Ljava/lang这里的有一个int型参数。
2.2.6 v
最后面有一个v的含义就是void。也就是没有返回值类型。
我们来看第二句的意思。
.registers 6
寄存器 6个。这里的寄存器就是从v0-v5开始。这个很好理解。
第三句话。
.prologue
开场,意思是程序的开始。
第四句话。
.line 10
第10行代码的意思。
第五句话是:
invoke-direct {p0}, Ljava/lang/Object;->()V
首先先分解这句话。
invoke-direct{p0}Ljava/lang/Object;->() V
invoke-direct
就是方法调用的意思。
{p0}
p0就是说第一个参数。但是这里并没有第一个参数,这里默认就是this,我们自己传进去的参数从p1开始计数。
Ljava/lang/Object;->
调用
方法
()里没有内容就是说没有参数。v相当于void,这里不再重复。
第六句话是
iput-object p1, p0, LPerson;->name:Ljava/lang/String;
分解一下
iput-object p1,p0LPerson;->name:Ljava/lang/String;
iput-object p1,p0的含义就是把p1的内容给p0。
LPerson;->name:Ljava/lang/String;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把Person类里的一个名为name,类型为String的属性拿过来,这些是为了修饰p0。其实也就是this.name.
第七句话
iput p2, p0, LPerson;->age:I
这里也分解为两个部分。
iput p2, p0LPerson;->age:I
iput p2, p0
,这里就是把p2的值给p0
LPerson;->age:I
说明了age这个数据类型是int。
这里可能会发现调用两个属性不一样,这里就是因为String并不是一个基本数据类型。所以使用了iput-object,如果是基本数据类型为iput。
第八句话
sget-object v0, Ljava/lang/System;->out:Ljava/io/PrintStream;
分解
sget-object v0 Ljava/lang/System;->out: Ljava/io/PrintStream;
sget-object v0 就是获取到后见面的东西给v0。
Ljava/io/PrintStream;
这个的含义就是说由这个类里的一个Ljava/lang/System;->out:
这个方法。
第九句话
new-instance v1, Ljava/lang/StringBuilder;
新建一个StringBuilder的类给v1。
第十句话
invoke-direct {v1}, Ljava/lang/StringBuilder;->()V
和之前的类似,从构造方法里调用v1。
第十一句话
const-string v2, "name:"
const-string 常量字符串。 v2,内容是name:
第十二句话
invoke-virtual {v1, v2}, L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Builder;
分解一下就是
invoke-virtual {v1, v2}Ljava/lang/StringBuilder;->append(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Builder;
invoke-virtual {v1, v2} 调用虚方法,->append(L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Builder;
调用一个名为append的,参数为String类型,返回值为StringBuilder类型。
第十三句话
move-result-object v1
就是把上一句的结果给v1寄存器。
之后的内容就是相似的了。
有兴趣可以自己继续向下分析。
2.3 方法模块
这个模块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2.4 练习
这个练习我们就自己添加一个构造方法。
.method public constructor()V .registers 1 invoke-direct {p0}, Ljava/lang/Object;-> ()V return-void .end method
这个是我们自己写的一个构造方法。无参无返回值。
编译成jar文件进行查看。
0x02 smali类相互调用
1. java代码
在0x01的前提上我们再写一个调用demo。
public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 { Person p=new Person("zhuzhu",14); } }
代码很简单。
2.smali代码
这里我们要使用
javac -source 1.6 -target 1.6 *.java
编译所有.java文件
然后使用
dx --dex --output=demo.dex *.class
把所有的.class文件编译成dex文件。
我们来主要看看main函数。
.method public static main([Ljava/lang/String;)V .registers 4 .prologue .line 4 new-instance v0, LPerson; const-string v1, "zhuzhu" const/16 v2, 0xe invoke-direct {v0, v1, v2}, LPerson;->(Ljava/lang/String;I)V .line 5 return-void.end method
new-instance v0, LPerson;
新建一个类,v0
const-string v1, "zhuzhu"
然后定义一个常量 v1。
const/16 v2, 0xe
定义一个16位的常量
invoke-direct {v0, v1, v2}, LPerson;->(Ljava/lang/String;I)V
调用Person类的构造方法,然后把v0,v1,v2当做参数传进去。
其实类之前的交互调用其实并不难。
3.总结
我们调用其他类的时候。
1.new-instance 实例化一个对象
2.invoke-direct 调用构造方法
0x03 小练习(甜点)
首先来看看我们写的程序。
然后是手写的smali代码。
.class public LPd; .super Ljava/lang/Object; .source "Pd.java"# direct methods .method public constructor()V .registers 1 .prologue invoke-direct {p0}, Ljava/lang/Object;-> ()V return-void.end method .method public static main([Ljava/lang/String;)V .registers 4 .prologue new-instance v0,LPerson; invoke-direct {v0}, LPerson;-> ()V return-void.end method
关于“Android逆向中smali复杂类实例分析”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相关的知识,可以关注创新互联行业资讯频道,小编每天都会为大家更新不同的知识点。
当前文章:Android逆向中smali复杂类实例分析
URL链接:http://cdiso.cn/article/ppdjii.html